通知公告
学院首页
传媒学院201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安排

传媒学院201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毕业论文安排

撰写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新闻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旨在考核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做好毕业论文选题工作是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前提,课题的适当性关系到毕业论文是否能如期完成。因此,本《安排》的编写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的协作工作。

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过程同时也是检验我院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我院建设专业特色的一个表现。我院论文写作和指导工作本着严格把关、诚信公平的指导原则,强调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实际语言写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

二、选题要求

1、选题工作应坚持学生自愿和学院分配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师生双向选择,学院适当调整方式,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

2、学院通过召开选题指导会等形式,向学生简述毕业论文选题的体裁、题目内容、具体要求、难易程度等,与学生充分沟通,指导学生选题。学院根据学生的题目,指定指导教师。

3、学生可以根据《毕业论文选题安排》选题,也可以根据兴趣自选题目。学生自选题目须提前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说明(题目、已具备的条件及预期达到的目标要求等),经我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方可执行。

4、毕业论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一人一题。

5、选题确定后一般不能更改,确有更改必要时,应由学生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送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选题结束后,学院将选题汇总并报教务处备案。

三、论文工作总体进程

兰州城市学院201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安排表

工作内容

工作日程

及提交材料时间

责任人(部门)

工作环节

1.学院做好指导教师及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辅导讲座,公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及评分标准等有关管理规定,并确定参考选题范围

2014年3月4前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动员

2.学院公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组织学生选题、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生双向选择

2014年3月4日-3月7日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系主任、指导教师

选题

3.指导教师填写、下达《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和课题调研、查阅参考文献,并填写《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014年3月8日

至3月21日完成开题报告及开题答辩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系主任、指导教师

开题

4.学院向教务处实践科提交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汇总表,本科生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情况汇总表

2014年3月24日

至3月28日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材料上报

5.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程指导,包括初稿、修改稿、定稿等主要环节(以记录本或论文审稿意见为佐证材料),并填写《兰州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答辩、成绩评定过程控制表》的相关内容

2014.3.22_2014.4.30

指导教师

指导

6.学院组织检查开题及毕业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做好前期、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处理问题、总结分析,教务处随机抽查,学院向教务处提交中期检查情况汇报

2014.3.1_2014.4.30,教务处抽查,各学院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教务处

初、中期检查,材料上报

7.学院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名单及学生答辩安排表,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2014.05.15-2014.05.31,提交答辩安排至教务处实践科,组织完成答辩工作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学院答辩委员会

教务处

组织答辩

8.学院综合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推荐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2014.05.25-2014.05.31

答辩后立即进行,

提交毕业论文(设计)评议考核书、成绩单、优秀毕业论文到教务处实践科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学院答辩委员会

教务处

成绩评定

推优

材料上报

9.学院整理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样本原件和电子稿

2014.06.1-2014.06.17,学院提交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样本原件和电子稿到教务处实践科

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总结

材料上报

10.编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编

毕业前

院办公室

论文汇编

注:全部报表和材料请同时提交电子稿和加盖公章的纸质材料

传媒学院201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教学媒体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研究

3、新开科目(八年级物理、九年级化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与分析

4、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以《XX》课程为例

5、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6、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趋势分析

7、信息技术在教师远程培训中的作用分析

——以XXX农村学校为例

8、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调查与分析

9、论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对教学的影响

10、论远程教育与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

11、教育技术现状的调查研究

12、甘肃省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1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角色之分析

14、在线教育游戏的现状分析

15、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6、浅议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17、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作用研究

18、论多媒体与教学

19、教育技术中绩效评估的应用

20、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探讨

——以《XXX》课程为例

21、教育技术在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2、多媒体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

23、浅论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24、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25、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26、论教与学的关系

27、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的利弊辨析

28、论系统思想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作用

29、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0、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

31、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

32、网络平台(微博、论坛等)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33、PPT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34、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现状(以某一地区为例)

36、多媒体素材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分析

37、大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38、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

39、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与学过程评价设计

40、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41、对远程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42、论远程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应用

43、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

44、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研究

45、教育信息环境下,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46、中小学教学对教育技术专业技能的需求分析

47、浅议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趋势

48、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

——以语文教学为例

49、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50、虚拟演播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1、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

52、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53、XXX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54、网络教学的优势与局限分析

55、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56、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问题的归因分析

57、远程教育在城乡中小学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及对比研究

——以XXX城市学校与XXX农村学校为例

58、浅议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区域差异对教学的影响的比较

59、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评价的探讨

60、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适应性探讨

61、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探析

62、教育技术的学习论基础研究

63、关于“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学教学的思考

64、教育技术学比较研究的冷思考

6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

66、兰州城市学院网络课程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67、现阶段远程教育证书在现实学习工作中的认可度调查

68、社会性教学软件之博客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的之使用率及作用

69、学校教育中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探讨

70、论现代学习理论的应用

71、论教育技术人才在信息化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72、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现实就业前景分析

——甘肃省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研

73、多媒体课件不同色彩文字材料对阅读的眼动研究

74、网络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75、利用农村小学现有条件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探究

76、网络教学环境下抛锚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77、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途径

78、基于网络平台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

79、基于Internet的教师继续教育探讨

80、论从信息科学角度对网络课程信息的组织设计

81、论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变革

82、CAI课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83、网络课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84、Moodle平台在教学中的使用状况调查

85、论媒体效能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86、浅析电视教材的教育性与艺术性

87、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农村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88、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89、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分析与培养

——以农村XXX学校为例

90、浅析信息化教学的模式

91、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

92、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

93、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分析

94、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探讨

95、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

96、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研究

97、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98、“脚手架”模型支持学习环境的设计

99、浅议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

100、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探讨

101、概念图支持的教学研究

102、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构建

103、网络环境下教学策略的探讨

104、网络环境下教师行为动机研究

105、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行为动机研究

106、论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107、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108、“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利弊辨析

109、论教学评价的功能

110、网络的教学功能分析

111、教育传播的符号系统分析

112、教学中媒体应用的原则与策略分析

113、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比较

114、课件制作中的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比较

115、课堂教学中的交互探讨

116、课件制作中的交互探讨

117、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与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比较

118、媒体技术与多元智能的培养

119、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

120、应用几何画板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试验

121、师范类专业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122、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

123、信息化社区教育应用调研

124、信息技术在XXX课程中的应用

125、中小学品德教育主题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调查

126、兰州市中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127、甘肃省城市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128、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探讨

129、多媒体教材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30、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

132、甘肃省高师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133、在兰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34、BBS教学应用的研究

135、信息化校园网络设计及教育应用调查研究

——以XXX学校为例

136、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37、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138、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调研

139、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调研

140、自主学习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141、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

142、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中的理论应用

143、教学设计的应用实践

144、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信息化

145、教育技术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146、移动学习技术与应用

147、网页设计的技巧

148、网络教育媒体的特点分析

149、媒体技术与多元智能的培养

150、教学环境与教学策略的关系分析

151、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过程设计

15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要旨

15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学设计

154、翻转课堂的教与学基础探究

155、多媒体教室的应用研究

156、现代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

157、校园教育电视节目的设计

158、论新媒体、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159、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绩效评估

160、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的方案设计

161、中小学学生多媒体作品竞赛活动的设计

162、教育资源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163、交互式多媒体教室的设计与建设

164、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65、教育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66、校园电视台与广播站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以XXXX学校为例

167、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168、信息技术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169、浅议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170、微格教学系统的应用研究

180、录播系统在精品课程视频制作中的作用

181、基于Flash的媒体动画构思与艺术设计研究

182、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83、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

184、论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185、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技术应用的需求

186、论教与学资源与教与学过程的内在关系

187、某某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案

188、浅论电视短片的创作

189、数字视频中的蒙太奇

190、谈视觉语言与影视构图的基本关系

191、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192、电视教材制作中的教学设计

193、南国农先生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上一条:转发:关于选派出国留学学生的通知

下一条:我院2010级新闻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安排

关闭

学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601086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15-2020 兰州城市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50008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