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西部民俗纪录片创作学科方向简介

“西部民俗纪录片创作”是传媒学院根据学院自身定位,研究本院的现有基础,按照“创建应用型的目标,选择错位式发展,差别化竞争的道路,形成以开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的转型发展思路,在分析国内89所高校的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中累计建设的319个学科方向的基础上,特别是分析甘肃省已开设相关专业的3所高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论证文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而提出的重点建设学科方向该方向以民俗文化为切入点,聚焦应用广播电视媒体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通过前期对中国西部地区民俗文化发展SWOT基线分析,本学科方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联盟行业,积极开展与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发摄制反映西部民俗文化的系列纪录片,以培养学院双师型专业教师,支撑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以及网络新媒体四个专业的建设。

第二,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革新民俗纪录片创作方法,研究利用西部民俗纪录片促使西部民俗文化资源走向全国与世界、服务区域民俗文化产业建设的方法与策略。

第三,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环境,打造动手创作平台,培养学生纪录片创作意识与能力,培育纪录片人才,为未来纪录片事业发展积蓄力量。

第四,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按照西部各省市经济、文化建设需求,创作反映西部民俗的纪录片,以期能够服务于西部各城市旅游、宣传等文化产业活动,增强西部民俗文化竞争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第五,以纪录片为抓手建构民俗文化产业链,以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国家关于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总要求,服务甘肃“1313工程”( “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简称“1313工程”)的实施,辅助区域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影像技术推动甘肃文化、经济大发展。

“西部民俗纪录片创作”学科方向的建设将努力在三个方面形成特色:

第一,服务地方,按需创作;

第二,深挖民俗文化,服务经济发展;

第三,学科双翼发展模式,即构建以民俗文化产业化为主体、教学支撑、科研引领为两翼的民俗纪录片产、学、研融合的学科发展模式。

 

 

新媒体创意与创作学科方向简介

 

“新媒体创意与创作”学科方向是在兰州城市学院深化内涵发展,建设应用性大学的战略布局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潮高度契合背景下,按照“创建应用型的目标,选择错位式发展,差别化竞争的道路,形成以开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的转型发展思路,依托传媒学院现有学科专业基础建设的一个新型应用性学科方向。该学科方向隶属于学校已有的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以网络新媒体的传播原理、规律、特性、模式及其社会价值、时代意义、发展动力的研究为学科基础,以网络新媒体的创意设计、开发制作研究为学科重点,以支撑网络新媒体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学科价值取向。走“产、学、研”融合发展道路,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建设既符合学科方向发展要求,又能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的学科团队、学科平台,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努力将“新媒体创意与创作”学科方向建设成为学校重点学科方向,为学校形成科学、有序的学科集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媒体创意与创作”学科方向以“立足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新媒体发展时代浪潮,整合各界优势资源,培养新型应用性传媒人才,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建设学校重点学科。”为建设基本指导思想;以“基础厚实、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影响突出,具有辐射与带动作用的校级重点学科方向。”为建设基本目标;以“产学研结合,校地企共建,传播研究为主轴,创意开发研究为双翼,培养应用性人才为核心,服务地方发展为特色。”作为学科方向建设基本模式。

“新媒体创意与创作”学科方向研究团队由8人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5人为硕士研究生,4人为双师型教师,1名为行业专家(主任记者);团队成员分别具有教育技术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文学、信息技术学及管理学专业背景,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突出的学术造诣、坚实的科研能力基础,还有行业领域独到的实践素养。丰富的学科专业背景,合理的职称结构,坚实的科研基础,融合的智力架构,能够满足学科方向的建设需要。

 



学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601086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15-2020 兰州城市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陇ICP备15000834号-1